行业资讯
knowledge wiki
ε-聚赖氨酸是一种由白色链球菌产生的、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。作为一款理想的天然防腐剂,它具备抗菌性强、安全无毒、水溶性好、热稳定性好、作用范围广等合成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。

然而,在具体应用领域,我们更常见到的是ε-聚赖氨酸盐酸盐,而非纯的ε-聚赖氨酸。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为什么盐酸盐更为常见?今天,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两者的区别。
1. PH值
根据卫计委2014年第5号公告规定,ε-聚赖氨酸pH偏碱性,国内不做要求;而ε-聚赖氨酸盐酸盐的pH理化指标为2.5~5.5。
2. 抑菌功效
细胞膜是微生物进行能量转化、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之一,阳离子态的ε-聚赖氨酸能够吸附到细胞膜上,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,使细胞丧失对物质的选择性,并可导致胞内溶酶体破裂而诱导微生物产生自溶作用,最终导致细胞死亡,达到抑菌效果。
ε-聚赖氨酸与盐酸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、甘氨酸和高级脂肪甘油酯等合用有增效作用。
3. 稳定性
ε-聚赖氨酸极易吸潮结块,因此市售商品一般为成盐形态,成盐后的产品更具稳定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吸潮凝结是正常现象,使用时需将产品溶解均匀,并不会影响产品的抑菌特性。
4. 应用范围
根据卫计委2014年第5号公告规定,两者使用范围和用量存在差别,具体如下表所示:

- 上一篇 暂无
- 下一篇 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的区别